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TAERCentre | Taipei
1992年5月,紐約聯合國總部通過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》(縮寫作CCNUCC),這是人類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,標誌著全球領袖重視國際正義及環境永續發展。嗣在同年6月,位於東亞太平洋的台灣,正經歷藝術市場機制形成完備的歷程,也是台灣視覺藝術市場發展的關鍵指標的一年。「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」(以下簡稱「畫廊協會」)宣告正式成立,開啟台灣藝術界新的里程碑;同年10月,「畫廊協會」舉辦第一屆「台北畫廊博覽會」(在2005年正式更名為「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」,以下簡稱「台北藝博」),30多年來除了2003年華山文創園區整修,暫停一年之外,「畫廊協會」與「台北藝博」並沒有因為巨大天災與國際經濟危機而中止,仍持續維持藝術市場的運作,也深深影響東亞藝術市場的發展。2019年侵襲全球的大流行病,不僅對全球人類活動按下「暫停鍵」,同時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,迫使藝術的生態機制與相關館舍機構急速轉向數位化,加上氣候變遷持續不斷地侵襲與破壞生存環境,嚴峻地考驗人類生命的安全,同時NFT、區塊鏈、元宇宙、多元宇宙、人工智慧(AI)等崛起,快速地與當前社會生活結合,「生命的共同意義」成為當前公眾關注的議題。2023年正值「台北藝博」營運滿三十週年之際,在大流行病之後,鑑往知來,思考畫廊產業如何能善用過去累積的豐富經驗,產生具智慧的洞見,因此以「文化傳播與接收」為核心,從藝術商業與傳播的視野思考藝術在文化的傳播與接收之間,會產生何種質變。依據這個主軸,今年主題為「2023文化傳播與接受:轉型」,我們提出四項子議題,分別為:《數位憑證標準化與國際貿易:政策篇》、《藝術與永續發展》、《數位憑證標準化與國際貿易:藝術產業篇》,以及《藝術金融與藝術證券化,可行性之探討》。我們試圖從政策、產業、永續以及東亞藝術市場發展的歷史脈絡,思考藝術界與畫廊產業,如何因應高度變動社會提出長久發展的作為。
Username or email *
Password *
Business Consul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