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TAERCentre | Taipei

關於 台灣藝術永續聯盟 (TASA, Taiwan Art Sustainability Alliance)

緣起

2010年,由蕭麗虹所主持的竹圍工作室與藝術家吳瑪悧共同發起,為期約一年半的《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》,以藝術行動連結人與水和土地之間的關係,其結合了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,帶動社區居民關心流域議題。該計畫是台灣藝術界關心環境、土地、人文等議題的代表作,並於 2013 年獲得台新藝術基金會年度視覺大獎。

2014年,該計劃更獲邀參加歐洲「綠色藝術實驗聯盟」(Green Art Lab Alliance,簡稱 GALA)因應所舉辦的「綠色藝術開放論壇」(Green Art Lab Open Seminar)進行個案分享。

2015年,竹圍工作室與「綠色藝術實驗聯盟」(GALA)合作舉辦「亞洲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」(GALA Asia)工作坊,邀請八位來自新加坡、菲律賓、日本、印尼、韓國、香 港、馬來西亞、泰國等國家的藝文組織工作者分享環境永續的案例,以及探究藝文組織對環境友善的觀點與實作方法。同年底,受邀遠赴巴黎參加ArtCOP21 分享樹梅坑溪計畫經驗的蕭麗虹,也將對歐洲藝術界環境意識的觀察帶回台灣。

2020年台北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史帝芬.維列-波特羅(Stéphane Verlet Bottéro)發起,嘗試從展館水電空調、作品運輸、展覽製作、人員差旅等面向估算「2020 台北雙年展」的碳足跡,並進行森林復育行動,試圖促進藝文機構邁向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與社會價值。這個名為《儲回大地的藝術》後續雖然引發一些爭議,卻是台灣第一次針對大型展覽活動進行碳的審計調查,並邀請多家機構與個人參與,了解自身館舍與展覽活動的碳排放量情況。

使命

近年來,國際藝術界從關心環境議題的創作或策展等議題,開始轉身討論本身 如何實踐「淨零排放(Net Zero)」的目標,紛紛成立相關組織或聯盟。

2020 年歐洲「畫廊氣候聯盟」在倫敦成立,提出 2030 年減少 50%碳排放的目標,以及建立藝術展覽的碳足跡資料庫,並建構藝術產業低碳解決方案,制訂「綠色畫廊營運準則」。

2022 年台中國家歌劇院提出以「永續共生」及「科藝共感」2 大方向為營運目標,總監邱瑗希望發展「綠色劇場」,以「永續共生」鼓勵藝術創作者為題創 作,推動展演製作的減碳與減廢,「以綠色永續思維做為營運方針,全面思索,以全方位實踐永續,實現一座人與藝術共生的劇場」。

2022 年文策院委託藝科智庫進行《台灣「綠色畫廊」行動方案前導研究》,彙整多場國內專家諮詢與座談、以及問卷調查結果,指出依據過去推動藝文政策的經驗,成立倡議組織或推動平台,提供碳足跡計算器、實踐方案、諮詢等服務,以及作為政策遊說之組織,是推動國內藝術界實踐永續發展的第一步。

2022 年7月國家兩廳院與全球13個劇場攜手成立永續劇場聯盟(簡稱STAGES),成為亞洲唯一受邀結盟劇院,展現場館的永續思維及共融理念,提倡「環境正義」,並且將在 11 月演出與永續劇場聯盟國際合作共製的永續製作《寫給滅絕時代》,探討全球與在地的環境議題,製作流程也從演員選角,舞台設計,電力使用等方向建立一套永續性的工作方法,整場演出將只用 2 台腳踏車發電,是最低碳的演出。

2022 年台北藝術大學將 111 學年度訂為「藝術永續元年」,並計畫在 12 月召開「2022 藝術永續論壇」。

行動

2022 年 7 月 29 日由視覺藝術聯盟、表演藝術聯盟、畫廊協會等 召開「台灣藝術永續聯盟」發起會議,與會人員:蘇瑤華理事長、張逸群理事長、廖舒寧秘書長、范宇晴秘書長、于國華所長、駱麗真館長、胡永芬理事、柯人鳳執行長、策展人林怡華、石隆盛執行長等人,會議決議:

  1. 推選畫廊協會 張逸群理事長為聯盟第一任主席。
  2. 由各協會秘書長及相關專業人士組成聯盟的工作小組。

臺灣文化法學會於 2022 年 9 月 27 日正式加入「台灣藝術永續聯盟」。

台灣藝術永續聯盟 「綠色宣言及行動計劃」

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深信藝術的價值,且不止於藝術。在面臨氣候變遷,呼應「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」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我們深信為改變而採取的共同行動,必能發揮影響力,串連國際趨勢,為世界帶來珍貴的改變和永續。

我們的行動計畫

01. 永續倡議
  1. 政策法制的遊說倡議推動及監督
  2. 國內外案件研究與分享
  3. 發展計算視覺與表演藝術創作及機構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工具
  4. 呼應「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」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促進視覺與表演藝術產業減碳轉型與永續發展
  5. 建立產業定期減碳成果報告之機制
  6. 建構分享國內外永續新知及最佳實務案例的知識共享平台
  7. 促進藝術產業價值鏈之利害相關者的合作與數位創新
  8. 推廣藝術永續價值信念與人才培育
02. 行動輔導
  • 基礎碳計算器建置:分為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,以基礎的項目為主,提供使用者能對自己的碳排比例初步的認識。量化方法學:
    1. 初期先針對台灣產業機構/產品服務之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研究,鑑別顯著間接排放,進而建構完整報告邊界及量化方法,並依循國際 ISO 標準及環保署相關規範,以利與重要利害關係人溝通與政策銜接。
    2. 本碳計算器之量化方法學定案後,即可運用於產業分析與研究,並向外進行推廣,定期進行數據評估,提出年度分析報告。
  • 行動方案
    1. 提升永續意識:舉辦線上/實體藝術永續論壇,促進對話。
    2. 促進產業轉型:鑑別產業永續議題,提出永續解方(藝術產業整體分析與減碳可行性方案研究)
    3. 生活轉型(行為改變):藝術文化工作者的個人行為,機構的行為。
    4. 社會轉型(社會對話):機構對合作對象與觀眾的倡議。
    5. 綠色行動手冊編輯
    6. 綠色藝展:定期舉辦大型綠色藝術展覽,初期先於藝博會中以綠色專區呈現,展現綠色藝術創作與展覽的創新,邀請相關業者布置主題展區,舉辦座談促進產業對談。
    7. 綠色藝術獎:結合外部資源(政府企業)給予獲獎者實質肯定。
03. 資訊平台
  1. 網站設置:國內外永續新知及相關報導、藝術永續供應商資料庫、永續指引與實務案例、電子報、線上碳計算器。
  2. 社群網站建置:如 FB, IG, Line。
  3. 資訊共享平台 (綠色替代材料…)
  4. 產業鏈資訊整合
04. 人才培育
  1. 定期講座 (線上/實體)
  2. 永續人才通識與專業課程
  3. 綠色種子招募與培訓:歐美盛行在各機構內指定(或自願) 一人或數人擔任綠色種子,負責該單位之永續行動推廣,一年一任,舉辦綠色種子們的交流活動,鼓勵經驗分享並得到同儕支持,並每年給予公開表揚